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疗效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年7月23日,八桂小记者来到南宁青秀山风景区内的青山印园·吾茶荟,在古色古香的青山印园内参观珍稀古印章收藏,品鉴广西名茶六堡茶,并荣幸采访六堡茶大师——杜超年老先生,现场聆听杜老讲述他钻研六堡茶长达六十年的故事,接受了一场六堡茶的文化洗礼。
初见杜老
一位平易近人的老者
7月23日一大早,当八桂小记者们还在青秀山大门等待摆渡车时,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步伐轻快地加入到候车队伍的队尾。老者虽已满头白发,却又鹤发童颜,身形矫健且两眼炯炯有神,气度不凡,让人忍不住佩服这位老者的精气神状态。
▲杜爷爷与小记一起同乘摆渡车
“小记者们快来认识一下,这位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杜超年老先生!”领队的残山老师赶忙招呼小记者向杜超年老先生问好,杜老先生则满面笑容与小记者们一一招手会意,谁也没想到身为六堡茶的泰斗级大师的杜超年老先生竟如此和蔼可亲,小记们对杜老的好感油然而生。
小记品茗听茶故事:
原来杜爷爷是这么厉害的大人物!
来到古色古香的青山印园·吾茶荟,茶馆的小周姐姐热情地为八桂小记们当起导游。这座古朴的中式四合院简直就是一座宝藏王国,各款梧州六堡茶和钦州坭兴陶琳琅满目,各式奇石摆件惟妙惟肖,各类古印章篆刻包罗古今,特别是走廊上的兽首石雕,让人印象深刻。
▲小记游览参观青山印园
一会儿八桂小记们来到了茶室,品上了广西名茶——六堡茶。六堡茶作为广西名茶,虽声名在外,但小记们对其仍是摇头不知,小周姐姐不得不从六堡茶的起源开始向八桂小记者普及茶叶知识。
▲小记认真的了解六堡茶
▲品茗六堡茶
原来六堡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以茶色“红、浓”,滋味“陈、醇”而广受古今中外的茶客追捧,现今的六堡茶早已成为广西一张金灿灿的文化名片,此前与小记们同乘一车的杜超年老爷爷,正是新中国推进六堡茶发展的代表性人物。
▲杜超年老先生
杜超年老先生从事茶叶生产和研究工作近60年,从茶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做起,历任梧州茶厂厂长、桂林茶厂厂长,在年被评为“中国茶学高级工程师”,经过不断的学习、钻研六堡茶生产技艺过程中,研发出“六堡茶四金钱冷水渥堆发酵工艺”,是广西六堡茶工艺技术传承人,名副其实的六堡茶“泰斗”级大师。
在听完小周姐姐讲述杜爷爷的工作经历与成就后,小记们对杜超年爷爷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没想到这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竟是一位这么厉害的大人物!
小记采访六堡茶“传奇”杜超年爷爷
耄耋老者不忘年少初心
在八桂小记们期待的小眼神中,小周姐姐把杜爷爷请到茶室共同品茗叙谈。虽然只是“临时抱佛脚”地粗略了解了六堡茶知识,但小记们的采访问题可显得相当“专业”!
小记:“爷爷,您研发的六堡茶四金钱冷水渥堆发酵工艺为什么要叫四金钱呢?”
杜老:“四金钱其实是香港一家商行的名号,在六十年代时这家叫“四金钱”的香港商行拿出一份陈化了十余年的优质六堡茶样找到我们梧州茶厂,希望能大量采购达到同样品质的六堡茶,经过不断的钻研改进,我和其他三位茶厂同事们终于研发出一种冷水渥堆发酵工艺,使用这种新工艺技术可以使原本需要自然陈化发酵十几年的六堡茶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即可达到同等口感品质,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后来在重新总结整理这套工艺技术时,索性就以“四金钱”来命名了。”
小记:“爷爷,您从事六堡茶的工作这么近六十年了,有没有想过退缩呢?”
杜老:“退缩?我从未想过,只要我还能工作,我就不会退缩离开!”
这位年过八十的老人斩钉截铁地告诉小记者,他从参加工作起被分配到茶厂,年少懵懂的他从“干一行爱一行”开始,逐渐转变到“做一名匠人,修一颗匠心”的心境中来,心无旁骛地为六堡茶付出了全部青春。而今寿登耄耋,杜老还一心只想着能将广西六堡茶工艺技术传承发扬下去,用坚定的神情向小记们展现出什么叫“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小记与杜老合影
爱上六堡茶小记要做六堡茶“小小宣传员”
杜老的健谈让原定的采访时间一再被拉长,小记们则被六堡茶的醇厚口感和杜爷爷独特的人格魅力彻底征服。从品茗到牛饮,一杯接一杯的丝毫没有间断,小记者们不仅没有感觉到疲惫,反而显得越来越亢奋,连续几期活动都不敢采访的宋雨泽小记也终于鼓起勇气“第一次”提出问题。
▲小记采访茶艺师小周姐姐
▲讲解六堡茶历史文化
这是一次愉悦而又难得的采访经历,小记们从不知何为“六堡茶”到迷恋上六堡茶的“红、浓、陈、醇”仅仅用了几个小时,在随后的现场作文里,对杜爷爷的敬佩和六堡茶的赞美跃然纸上,梁惠彬小记也自发成为了六堡茶的“小小宣传员”,在作文中写下“广告词”:“早上喝一杯,精神充足,中午喝一杯,消化解暑,晚上喝一杯,容易入睡!”至于梁小记的广告词有没有夸大宣传,我们就不予追究了!
▲小记现场记录写作
▲小记交稿获得小奖励